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综合测试09古代诗歌阅读(单篇)时间:60分钟满分:54分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2024·湖北襄阳·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共2小题,共9分)。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①辞捣熨倦,一寄塞垣②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注】①宁:岂,怎能。②塞垣:指丈夫征戍之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B.颈联“深”字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一语双关,还呼应了首句“不返”。C.尾联写妇人用力捣衣,声音响彻云外,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D.诗歌借捣衣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2.诗中大量运用虚字,如“亦”“已”“况”“宁”前人评价此诗用虚字“曲而弥挚”“何等宛转呜咽”。请结合诗歌前三联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些虚字运用的妙处。(6分)(2024·河南许昌·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共2小题,共9分)。网陆龟蒙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牵时万髻入,已有千钧力。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展示了一幅江上捕鱼的画面,用直观的笔触写出了劲风的肆虐、浪涛的翻涌。B.颔联由远眺转入近观,“沈沈”写江水之深,“波同色”等视觉描写极为壮观。C.颈联写渔人牵着巨大的渔网,鱼儿迅急地扬起脊背腾身而起,画面生动鲜活。D.诗歌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自然明白,不求堆砌而十分顺畅,不求冷僻而十分浅显。4.陆龟蒙以“网”为题,歌咏了与渔人息息相关的事物。诗中蕴含了哪些中国传统哲学智慧?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共2小题,共9分)。扬颜曾巩扬雄纂言准仲尼①,颜氏为身慕虞舜。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注】①扬雄:西汉文学家,擅长辞赋。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题,概括了扬雄和颜回仿效圣贤、立言修身的古事。B.第三句的典故出自《论语》,意为堆土成山,要把最后一筐土堆完。C.小人和君子、壮烈之士和贪生怕死之人,其差别在于所遵循的道。D.本诗以议论入诗,古朴雄浑,工密精深,含义深刻,耐人寻味。6.本诗蕴含了哪些为学修身的道理?请简要分析。(6分)(2024·山东淄博·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共2小题,共9分)。水龙吟•除夕孙惟信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①酥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阿鹊②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注]①饧:“糖”之古字。②阿鹊:指喷嚏声。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词中用浅近明了的语言叙述除夕时人们从事的各项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B.在祷告祈福时,人们都不是求取名利,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吟诗写字上有所精进。C.在这种喜庆的气氛中,不少人开怀畅饮,沉浸于节日的欢乐,有人在敷衍应酬。D.从“四海皆兄弟”开始,诗歌境界升华,表达了家家户户乐享太平盛世的美好企盼。8.作者在词中记述了哪些传统习俗?请简要概括。(6分)(2024·山东潍坊·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共2小题,共9分)。诗送陈仲思参佐广右幕府张栻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旧说桂林好,君今幕府游。江山资暇日,梅雪类吾州。煮海①何多说,安边更预谋。政应勤婉画②,不用赋离忧。[注]①煮海:煮海水为盐,此处代指政务。②婉画:指张良为刘邦运筹帷幄。9.下列对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