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考点突破——根据词性,思考是否有活用情况教学目标正确辨别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教学重点难点辨别词类活用。教学过程【命题初探·微观考情】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为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等。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便具有了新的含义(临时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言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词类活用·必备知识】掌握3类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状语。类型示例表动作行为的状态、所涉及的方式与工具,译为“像……一样”“在……”“用……”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向……”“从……”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心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2.名词用作动词类型示例名+名(代)籍吏民,封府库(造册登记)能愿动词+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副词+名云青青兮欲雨(下雨)【微点拨】区别名词活用状语和活用一般动词的方法①看后面有无动词。有动词活用为状语;无动词,则表示独立动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②看有无标志。名词前有副词“不、弗、先、后、已”或能愿动词“欲、能、可”,这时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③看理解、翻译起来是否通顺。按名词活用为状语理解,翻译通顺,则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活用为动词同理亦然。3.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1)阐释:①名词+宾语,名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使动词。②名词➡+宾语,名词把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意动词。➡(2)例析:示例规律总结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使……成为边境)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翻译方法:a.主语认为宾语是[名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词];b.主语把宾语当成[名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2)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3)沛公军霸上(《鸿门宴》)()(1)“雨”,下雨(2)“履”,登(3)“军”,驻扎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词语][译文][词语]方位名词“南”,名词活用为动词,要译为“南下”。[译文]突厥如果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进扰残害百姓。[参考译文]刘文静劝说李渊和突厥联结,让突厥资助兵马以增强军队力量。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写信,言辞谦卑并馈赠厚礼,送给始毕可汗说:“我打算发动义兵,前往远处迎来皇上,再和突厥和亲,就如同开皇年间那样。突厥如果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进扰残害百姓。如果只是和亲,坐等接受财宝,也由可汗来选择。”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作名词。动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赐)2.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1)阐释:不及物动词+宾语,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或为动。(2)例析: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使……保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为……哀悼)【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2)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3)燕赵之收藏(《阿房宫赋》)()(1)圣人,愚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小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动词活用为名词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