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5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图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所观测到的太阳方位是()A.B.C.D.2.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文昌发射中心(19°N,110°E)两地()A.昼长的差值先变大后变小B.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先变小后变大C.日出方位均由偏北转为偏南D.日落方位均由偏南转为偏北3.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答案】1.A2.C3.B【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2022年6月5日7时54分进行出征仪式,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酒泉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且日出方位和日落方位关于正北方向对称,CD错误;当地纬度为41°N,正午时太阳位于南侧,B错误;仪式时北京时间7:54,计算可知当地(100°E)地方时为6:34,太阳位于东侧,A图符合。故选A。【2题详解】结合材料,宇航员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即6月5日到12月4日,在这期间酒泉和文昌的昼长差值先变大(夏至最大),后变小(秋分最小),再变大,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先变小(夏至达到最小),后变大(太阳直射19°N时差值最大),然后保持不变,B错误;6月5日到9月22日(秋分前一天),两地日出方位均为东偏北、日落方位均为西偏北,9月24日(秋分后一天)到12月4日,两地日出方位均为东偏南,日落方位均为西偏南,C正确,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地球24小时可见一次日出日落,而天和核心舱可见16次日出落,说明绕地球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24小时内绕地球多周,才能经历多次日出日落,A错误,B正确;对日出日落的折射只是会让同一次日出、日落提前,次数不会增加,C错误;读图可知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日出日落方位就偏哪个方向。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4.③处的接触关系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A.未发生剧烈构造运动,沉积从未间断B.未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有过沉积间断C.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D.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无地壳升降运动5.断层线①②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特点是()A.①西侧岩层相对下沉B.①东侧岩层相对北移C.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D.②西侧岩层相对南移6.该区域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表现为()A.断层形成早于岩浆活动B.P地层沉积早于水平挤压C.水平挤压晚于岩浆侵入D.K地层的沉积早于J地层【答案】4.C5.C6.B【解析】【4题详解】③处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如图所示,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平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中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部分(灰色部分)较两侧岩层(黑色部分)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断层—沉积作用(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