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表为“北京市某月三天的日出方位角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1日15日30日日出方位角108°113.5°118°1.该月1日,北京日落方位角是()A.198°B.252°C.288°D.342°2.该月可能为()A.2月B.5月C.8月D.11月3.北京日出方位角最小的日期()A.南半球昼长为一年中最长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晨昏圈与经线圈完全重合D.极昼极夜区外各地日落西北方向【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北京市某月1日日出方位角为108°(如下图),可推出日出方向与正北方夹角为108°,与正东方向夹角为18°,与正南方向夹角为72°。而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北京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正午太阳的方位应该是在正南方,以12:00为界,上午与下午时长相等,因此夹角也相等,推出日落方向与正南方的夹角也是72°,可知日落方位角应为108°+72°+72°=252°,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北京市该月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短夜长,且随着时间推进,日出方位角越来越大,说明日出方向向南方移动,白昼越来越短。2月北京市昼短夜长,但是在冬至日后,白昼在不断变长,不符合该月特征,A错误。5月和8月北京市昼长夜短,B、C选项错误。11月北京市昼短夜长,且未到冬至日,白昼仍在变短,符合该月特征,D选项正确。【3题详解】日出方位角最小的日期应该是日出方向与正北方向夹角最小的日期,因此此时北京市白昼时间应该最长,应为夏至日。南半球昼长最长应为冬至日,A选项错误。此时应该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B选项错误。春、秋分晨昏圈与经线圈完全重合,C选项错误。夏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选项正确。【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变化。图为“某峰林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⑤④③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④⑤③D.②①⑤④③5.该地貌为()A.花岗岩峰林B.喀斯特峰林C.丹霞峰林D.石英砂岩峰林【答案】4.C5.A【解析】【4题详解】沉积岩曾经受到过挤压力形成了褶皱;后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经地壳抬升,表层沉积岩受外力侵蚀作用剥离后,花岗岩出露地表,初期形成峰丛,随着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峰丛成为峰林,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随着侵蚀作用的持续,形成孤峰或平地。结合峰林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可知,该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⑤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褶皱下部被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之后受地壳抬升,外力的差异性侵蚀形成花岗岩峰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图为“2022年1月10日22时(世界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甲、乙、丙、丁四地海拔相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四地中气温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7.关于四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沙尘漫天B.乙地艳阳高照C.丙地雪花飞扬D.丁地月朗星稀【答案】6.C7.C【解析】【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甲、乙、丙、丁四地海拔相近,因此不考虑地形因素影响,从纬度角度来说,乙、丁纬度较甲、丙低,气温较高,B、D选项错误。而甲、丙纬度相近,据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甲地为低压中心,四周临海,受海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