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棼过着一种贪婪而混乱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但是,这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舍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了还是一个有情人。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