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镇江市高三2021届高三模拟信息卷(一)语文试题2021.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地性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词语,是指公共艺术走出了常规展览空间而置于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通常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由上下文或者通常所说的文脉来界定作品非此地不可的意义。强调的是其不能脱离所在的、制作作品的特定的空间、地域和当地的文化背景、当地的历史,将这一解释扩展到纪录片研究领域,就是说纪录片创作不能脱离创作者所生活地区的文化背景、当地的历史。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独立纪录片无疑是一种“在地性”的纪录片。吴文光在谈到他的《流浪北京》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当时想,我们这群自80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背景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记录下来”。在拍摄过程中他感受到媒体那种宣传式的报道方式离老百姓太远,期望革新一下创作手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群体与西方的纪录片流派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是一个具有完全意义的“在地性”创作群体。正是这种在地性使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保持了作品题材的连续性和风格的一致性。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人在中国海外移民大潮的整体背景下跨出国门,在一片新的土地上白手起家。跨文化是他们必然的身份选择。跨文化是指处于两种和多种文化之间,同时兼具两种或多种文化特征,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人的海外经历就提供了这一类纪录片的跨文化背景。整体考察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可以看到这一类纪录片具有如下跨文化特征:中西文化融合视角,选择代表不同文化的主人公,在文化的边缘之处思考,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是一种在体制之外生存的纪录片,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和销售渠道。这种生存状态使他们纪录片人既游离于国内主流媒体,无法被所在国主流社会所包容。由此,构成了他们同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游离于两种文化之外的边缘人身份特征。这种身份特征为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赋予了任何单一文化都不具备的跨文化视角。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人能够同时采用两种视角思考拍摄对象,他们既可以用东方视角审视西方题材,又可以用西方视角审视东方题材,如纪录片《林疯狂》通过华裔篮球明星林书豪的经历,将身份认同这一命题置入体育题材之中,为体育纪录片这一来自西方的纪录片类型增加东方式的人伦亲情。而纪录片《敦煌写生》所呈现的是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敦煌,通过这一视角,作品将敦煌这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文化题材增加一层西方文化的光环,进而产生审美距离,创造一种悠远的陌生感。(摘编自王庆福《不一样的独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之比较》)材料二: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的转变。这正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微观呈现。我们可以从题材、叙事制播、平台等方面着手,调整策略方法,加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纪录片在选题上可以完成两个层面的设置:其一,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其二,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即普遍的人看待世界、认知自我的视角,与“我们是谁?”“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等哲学色彩的人类终极命题相关。“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