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9讲数学广角-集合知识点一:容斥原理1.解决重叠问题,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复部分,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统计一些数量,在统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数量重复出现,为了使重复出现的部分不致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既先不考虑重复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除出去,使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包含排除法,也叫做容斥原理或重叠问题.一般方法: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容斥原理1:两量重叠问题A类与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可表示成:A∪B=A+B-A∩B(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解决重叠问题,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复部分。方法1:只参加A+只参加B+A、B都参加=总人数方法2:参加A+参加B-A、B都参加=总人数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容斥原理2:三量重叠问题A类、B类与C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类、B类、C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B∪C=A+B+C-A∩B-B∩C-A∩C+A∩B∩C考点一:容斥原理【例1】(2019春•北京月考)在一次运动会中,甲班参加田赛的有15人,参加径赛的有12人,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7人,没有参加比赛的有21人.那么甲班共有41人.【思路分析】这道题我们可根据题里的条件画一个示意图,如下图,从图里面很清楚地看出,参加比赛共有的人数=参加田赛的人数+参加径赛的人数﹣7.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规范解答】解:(1)参加比赛的一共有:15+127﹣=277﹣=20(人);(2)甲班共有:20+21=41(人);答:甲班共有41人.【名师点评】解答此问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认真分析已知条件,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题目要求的又是哪一部分?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1.(2018•绵阳)一根木棒长50厘米,从木棒左端开始每隔3厘米画一条红线,每隔5厘米画一条黄线,最后沿线锯开后.这个木棒被分成了23段.【思路分析】根据两端不画,得出所画的线的条数比分成的段数少1;分别计算出每隔3厘米画一条线,共画几条;然后求出每隔5厘米画的条数,共画几条,相加后减去重合的(即3和5的公倍数),解答即可.【规范解答】解:(50÷31)+(50÷51)﹣﹣≈16+9=25(条)因为在50内,3和5公倍数有15,30,45即3条重合,所以应为:253+1﹣=23(段);答:这个木棒被分成了23段.故答案为:23.【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明确两端不画,得出所画的条数比分成的段数少1;然后分别求出两种情况共画出的线的条数,然后减去重合的条数即可.2.(2009•余姚市校级自主招生)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55人.【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画出线段图,然后可用方程解答,设乙班有X人,甲班有X+2人,丙班有X6﹣人.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规范解答】解: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X+2人,丙班有X6﹣人.X+2+X+X6﹣=1613X+26﹣=1613X+2=1673X=1672﹣3X=165X=55故答案为:55.【名师点评】此题重点是甲班,丙班怎样用未知数表示.3.黑、白、蓝三种颜色的盖子共有100个,将它们盖在红、白、黄三种颜色的100个瓶子上.其中蓝盖26个,黑盖25个,红瓶29个,黄瓶46个,有12个白瓶和4个红瓶盖着白盖,15个红瓶和4个黄瓶盖着蓝盖.那么盖着黑盖的红瓶有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