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60分)四、选择题:请在下面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小题,每题一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19.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20.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汉朝历史2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22.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九章算术》2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鼠首、兔首铜尊等大量珍贵文物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24.民族觉醒往往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1919年,这股“民族精神力量”表现为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5.人民解放战争中直逼南京、武汉,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粉碎重点进攻B.三大战役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26.为争夺地中海霸权,通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代罗马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27.林肯说:“废除奴隶制时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文献涉及这一“责任”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奴宣言》28.今年我们参加的“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将采用网上阅卷,这一举措得益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中国的“一五计划”29.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江南河30.“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弘扬佛法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开发南洋31.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A.专制皇权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D.地方权力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32.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33.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4.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A.《九国公约》B.慕尼黑会议C.《凡尔赛和约》D.雅尔塔会议35.有数据显示: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28%和近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7%和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日本遭到二战的重创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D.欧共体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五、非选择题(第36题12分,37题11分,38题13分,共36分)36.近代以来,独立、民主和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分)(1)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屡屡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此前清政府此前的对外政策。(1分)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分)(2)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孙中山和毛泽东先后领导了中国民主革命。读材料后回答:材料一:我革命的目的,是中们为国幸福,因不愿少数洲人制,故谋满专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制,故要专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制,故要社专会革命。-------中山孙材料二:(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迫;在外压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迫……在义压这里,共党的任……产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