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些思想主张属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项正确;老子创立道家,排除B项;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排除D项。故选A项。2.《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统一度量衡B.奖励耕织C.废除井田制D.按功授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军功爵制。规定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项正确;材料与“统一度量衡”、“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3.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A.任升创作的长篇小说《丝绸之路》B.中国邮政发行的《丝绸之路》特种邮票C.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碗D.电视刚《汉武大帝》张赛出使西域片段【答案】C【解析】【详解】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碗”是考古发现,可作为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C项正确;ABD项都是后人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4.泰州有些地方还保留有“状元坊”“状元村”。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答案】B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详解】“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与科举制有关,隋炀帝时期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5.“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河水。”材料描述的是()A.翻车B.筒车C.秧马D.曲辕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是唐朝农业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可随水自由转动,竹筒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B项正确;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曹魏时期,马钧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秧马是旧时中国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排除C项;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A.分散知州的权力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C.超越知州的权力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统治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强化中央集权,分知州的权力,A项正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于中央,排除B项;通判没有超越知州的权力,排除C项;为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排除D项。故选A项。7.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A.中外交流频繁B.疆域面积扩大C.经济重心南移D.政治中心南移【答案】C【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根据图片内容可知,从西汉末年到宋朝末年,人口最大密度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C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中外交流频繁,排除A项;疆域面积扩大没有体现图片反映的人口密度的变化,排除B项;图片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