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真题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道德与法治试卷共两大题(1~15小题),满分50分.历史试卷共两大题(16~30题),满分5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开卷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说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023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兔年,如果用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书写“兔”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A项正确;西周时期出现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与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不符,排除B项;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后通令全国使用的字体,与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不符,排除C项;隶书出现于秦朝末期,与题干信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他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实施“推恩令”C.设立宣政院D.设置驻藏大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势力,B项正确;实行郡县制的是秦始皇,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的是元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是清朝,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与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条约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可知与《南京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与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条约是《南京条约》,A项正确;《望厦条约》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与题干中的英国不符,排除B项;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与题干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不符,排除C项;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与题干信息“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4.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中国农民运动,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