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慢慢消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有关()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给土壤,供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可见腐生的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慢慢消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分解者有关。【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B.最短的食物链是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C.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合欢树【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详解】A.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鹰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A正确。B.食物网中有食物链: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蜥蜴→蛇→鹰,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蛇→鹰,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共3条。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B正确。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初源泉。因此一条食物链中食物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是食物链书写、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富集、能量传递等知识。3.如图分别为细胞核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较暗时应用大光圈、平面镜B.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图中④和②放大倍数的乘积C.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调节反光镜D.A和B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细胞结构: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显微镜的结构: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应该使视野变亮,A错误;B、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④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②物镜的放大倍数。B正确;C、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