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56课外阅读(一)——古诗词阅读1、古诗词阅读。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注】①长缨:这里指革命武装。②苍龙:这里指国民党反动派。(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中的“望断”指望了又望,直到看不见了还在望。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中寄托了作者对走过的万水千山的怀念之情。C.“不到长城非好汉”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作者藐视困难和战胜敌人的决心。D.“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两句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境界壮阔。(2)“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的本义是指,常被人们用来比喻。(3)请分析“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古诗词阅读。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C.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微信:JN23316第2页共9页(2)“”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3)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所蕴含的哲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题。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古来征战几人回?(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填写朝代)诗人。(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可以想象画面来朗读,整首诗是写喝酒时欢快的气氛,所以读的时候语调比较明快、轻松。B.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C.凉州词多写的是边塞军旅生活。D.这首诗抒发战士们豪迈的感情:战斗来临,投身战场,为国捐躯。(4)这首诗中,使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句子是“,”。4、读古诗,完成练习。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2)这首诗中描写静态场景的诗句是;请你再找出一句描写动态场景的诗句。(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B.诗的第三联(须联)写出了人物的活动,有洗衣归来的女子和打鱼归来的渔人。C.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百草已经凋零,进入初秋萧条冷清的景象,衬托出诗人低落的心情。微信:JN23316第3页共9页D.这首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5、古诗阅读。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①离愁白日斜,吟鞭东②指即天涯。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注释】①浩荡:无限。②东:向东。③落红:落花。④花:比喻国家。(1)关于最后两句诗,下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作了春天的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B.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了泥土还要保护花。(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诗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诗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声,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古诗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题目是。(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及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3)苏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