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55课内阅读(八)——名著阅读1、课内阅读。草船借箭(节选)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1)“大雾漫天”形容,选文第一句这样描写,其目的是。(2)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3)下列对诸葛亮的“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诸葛亮嘲笑鲁肃到现在还没有理解自己的用意。B.表现出诸葛亮当时的盲目自信。C.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秉性了如指掌,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D.表现出诸葛亮故作镇定,安慰自己。(4)请用“”画出描写曹操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诸葛亮正是利用了曹操这一特点才会取得十万多支箭。(5)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方法特别巧妙,根据选文补充借箭的具体过程示意图。微信:JN23316第2页共10页2、课内阅读。景阳冈(节选)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三般:平生:(2)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促的词是,这样的词还有:,。(3)老虎抓人主要靠三招:、、。武松对付老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这样的好处是。(4)通过语段,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的人。3、课内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段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①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②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1)选文主要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2)细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从句子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的祖父;从句子②中的“慢慢讲给我听”,我们看到了一个的祖父。(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微信:JN23316第3页共10页A.选文写出了“我”在祖父的园子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状态。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无限包容与宠爱。C.作者塑造了一个淘气包的形象,表达了对童年做错事的愧疚之情。D.选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与眷恋。(4)在《呼兰河传》这本书的结尾,作者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对比选文的内容,你认为这本书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课内阅读。将相和(节选)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