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题六年级语文基础·语言运用1.识字写字【书写题】观看书法展览时,同学们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以下这副自勉联: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对联平仄规律将“著”“尊”“李杜”“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方格中。上联:报国文章;下联:攘夷大义。【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字数相等。二是同类对同类,三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攘夷”的意思是抗拒异族入侵扩张诸侯领土的意思,而《春秋》的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所以下联应该是“著春秋”,那上联就是“尊李杜”。2.下面选项中,笔画数、音序和部首都正确的一组是()A.戚(11画Q戈)疑(14画Y匕)B.蒸(13画Z灬)盈(9画Y皿)C.偶(10画Y亻)乏(4画F丿)D.惯(12画G忄)牺(10画S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基本笔画、音序查字法、偏旁部首。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每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根据字的笔画按照顺序来写。A.正确。B.“蒸”的部首是“艹”。C.“偶”共11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O”。D.“惯”共11画,“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X”。3.你的同桌听写四个词语每个词都各出现了一个错别字,请你用“○”给他圈出错别字,并在田字格中按顺序对应改正过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空虚;——拨弄;——荒凉;——沸腾;4.读句子,根据拼音,依次把词语写在田字格中。时光在我们没有①juēchá的时候眨眼而过。一切都那么让人留恋,忘不了当初入学校时因②jīnghuáng而常③yīwēi在老师怀里的情景;忘不了课堂上同学们④qīngcuì的读书声;更忘不了老师寄托希冀的笑颜……①②③④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觉、察、惶、偎、脆”笔画较复杂,需注意。词句辨析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从前,指出征时)B.杨柳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C.今我来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D.雨雪霏霏(名词,指飘落的雨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理解字词意思。D.有误,雨雪霏霏:雨雪交加,大雪纷纷满天飞的样子。雨:动词,“下”的意思。6.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表达意思不同的是()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B.节日,景点迎来了大批客人,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C.校运会上,哥哥在跳远比赛中拔得头筹,我也要在跑步比赛中争金夺银。D.这次展示活动中,民间工艺大师的剪纸作品不计其数,根雕作品数不胜数。【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词语的运用。A.一律:(形)都是一个样子。清一色:比喻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或全部一个样子。B.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人潮汹涌:表示人很多,像波涛汹涌的潮水一样。C.拔得头筹:取得冠军。摘金夺银:摘得金牌,夺得银牌。泛指在比赛中摘夺多个奖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D.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从词语解释可知,C项表达意思不一样。7.新居要布置书房,以下最合适悬挂的一副对联是()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对联的理解。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指人小时候不懂得刻苦学习,到老年才明白,但已经...